品鉴茶就是品鉴一款茶叶的好坏优劣,主要是感官鉴别,就是通过感官对冲泡前的茶干和冲泡后的茶汤、叶底的形状、色泽、香气、滋味等进行鉴别。

一、茶叶的感官鉴别要点:
品鉴茶叶的优与劣、新与陈、真与假,主要是通过感官来鉴别。
感官鉴别茶叶质量一般分为“干看”和“湿看”两个阶段,先“干看”后“湿看”。“干看”就是在冲泡前对茶叶干茶进行鉴别,而“湿看”则是冲泡后对茶叶的茶汤和叶底进行鉴别。
1、“干看”鉴别:
“干看”就是在冲泡前对茶叶进行鉴别,“干看”鉴别包括对茶叶冲泡前的干茶的形态、嫩度、色泽、净度、香气滋味等五方面指标进行体察与目测。
不同种类的茶叶外形各异,但一般都是以细密度、紧固度、光滑度的程度作为衡量标准的,这是鉴别茶叶的共性。
接着观察茶叶的油润程度、芽尖和白毫的多寡、茶梗、茶籽、茶片、茶末的含量,并由此对茶叶的色泽,嫩度和净度做出判断。
最后通过鼻嗅和口嚼来评价茶香是否浓郁,有无苦、涩、霉、焦等异味。

2、“湿看”鉴别:
“湿看”主要是冲泡后对茶叶进行鉴别,“湿看”鉴别包括对茶叶冲泡成茶汤后的气味、汤色、滋味、叶底等四项内容进行的鉴别。即闻一闻茶汤的香气是否醇厚浓郁,观察茶汤的色度、亮度和清浊度,品尝茶汤味道是否醇香甘甜,观察叶底的色泽、薄厚与软硬程度等。
经过“干看”和“湿看”的鉴别以后,归纳总结出所有各项识别结果,然后对茶叶的质量做出一个综合评价。
带有包装的茶叶,必须在包装物上印有产品名称,厂家名称,生产日期,批号规格,保存期限等,同时茶叶产品还要有合格证明。

二、茶叶干茶外形鉴别方法和标准:
茶叶干茶外形的鉴别方法,也称为“干看”,就是取适量冲泡前的茶叶茶干样品,放置在手掌中或者放在单色的背景下,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对干茶样品进行观察,再辅以鼻嗅、口嚼,对干茶的香气和滋味进行鉴别。
1、茶叶干茶外形鉴别:
(1)良质茶叶的外形鉴别:
绿茶、红茶、花茶以条索紧细、圆直或弯直光滑,质重匀齐者为优质。
乌龙茶以条索肥壮、圆芽的外形颗粒形圆而紧实者为佳,越圆越紧越细越重就愈好。
外形呈条索状的茶叶,以条索紧细、圆直成弯直光滑,质重均齐者为优质。
外形圆形状的茶叶,以越圆越紧越细光滑而质量为优良。
外形扁平的茶叶,以平扁挺直光滑为上品。
(2)次质茶叶的外形鉴别:
条索、圆形、扁平三种形状的茶叶,凡是外形看上去粗糙、松散、结块、热曲、短碎者均为次质茶叶。

2、茶叶干茶色泽鉴别:
干茶色泽鉴别主要是看干茶的色度和光泽度,色泽状况如何,能够反映出茶叶原料的鲜嫩程度和做工的好坏。
(1)良质茶叶的色泽鉴别:
红茶,花茶的色泽以深褐色或青黑色、油润光亮的为上品;
绿茶的色泽以茶芽多有翠绿色,油润光亮的为上品,包装茶贵在有灰白点的青蛇皮状,并有深绿色;
乌龙茶的色泽以红、青、白三色明显的为上品;
黑茶的色泽以色泽黝黑者为优。
(2)次质茶叶的色泽鉴别:
无论是何品种的茶叶,凡是有色泽深浅不一,枯干、花杂、细碎,灰暗而无光泽等情况的均为次质茶叶。

3、茶叶干茶嫩度鉴别:
茶叶嫩度鉴别,即通过芽尖和白毫的多少来判断叶质的老嫩程度。
(1)良质茶叶的嫩度鉴别:
芽尖和白毫多的为上品,做出的茶叶条索紧实,色泽蹭黑,身首重实。
(2)次质茶叶的嫩度鉴别:
没有芽尖和白毫,或者牙尖和白毫存在较少,茶叶外形粗糙,叶质老,身首轻,均为次质茶叶。

4、茶叶干茶净度鉴别:
茶叶的净度鉴别主要是通过茶叶中的茶梗、茶籽、扒、片、末的含量和非茶类杂质的有无来鉴别的。
(1)良质茶叶净度鉴别:
茶叶洁净,无茶梗,无非茶类杂质。
(2)次质茶叶净度鉴别:
茶叶中含有少量的茶梗或少许茶籽、碎末等,说明茶叶净度较差。

5、茶叶干茶香气和滋味鉴别:
茶叶香气和滋味鉴别,就是把一撮茶叶干茶放在手掌中,用嘴哈气,使茶叶受微热而发出香味,仔细嗅闻即可。另将少许茶叶干茶置口中慢慢咬嚼,细品其滋味。
(1)良质茶叶香气和滋味鉴别:
良质茶叶干茶具有本品种茶叶特有的正常茶香气,如是花茶还应具有所添加鲜花的香气,香气鲜灵、馥郁、清雅,用嘴咬嚼此茶,可觉察出微苦,甘香浓烈,余香清爽回荡。好茶的滋味鲜爽,并具有较强的收敛性。
(2)次质茶叶香气和滋味渐变:
次质茶叶干茶香气淡薄或无香气,滋味苦涩不鲜爽。
(3)劣质茶叶香气和滋味鉴别:
劣质茶叶干茶会发出青草味、烟焦味、霉味或其他异常气味,口感苦涩不堪。

三、茶叶茶汤内质鉴别方法:
茶叶茶汤内质的鉴别方法,也称“湿闻,湿看”,就是将2.5~3克的茶叶用150~180毫升的开水沏开,待泡好之后再来识别茶汤的气味、滋味,汤色和叶底的内在质量好坏。
1、茶叶茶汤气味鉴别:
虽然干闻干茶也能辨别出茶叶的香气,但终不及湿闻茶汤更为明显。湿闻茶叶的香气是取一杯冲泡好的茶水,不要把杯盖完全掀开,只须稍稍掀开一道缝隙并把盖杯靠近鼻子,嗅闻后仍旧盖好放回原位。杯内茶水温度不同,香气也就不一样。
(1)良质茶叶茶汤气味鉴别:
良质茶叶茶汤应具有本品种茶叶的正常香气,这种香气要清爽、醇厚、浓郁、持久,并且新鲜纯正,没有其他异味。
(2)次质茶叶茶汤气味鉴别:
次质茶叶茶汤香气淡薄,持续时间短,无新茶的新鲜气味。
(3)劣质茶叶茶汤气味鉴别:
劣质茶叶茶汤气味具有烟焦、发馊、霉变等异常气味。

2、茶叶茶汤的汤色鉴别:
茶叶汤色鉴别主要是看茶汤的色度、亮度、清浊度。但应注意的是,汤色鉴别应在茶汤沏泡好后立即进行,否则待茶汤冷却后不但汤色不好,色泽较深,而且还会出现“冷浑浊”的现象。
(1)良质茶叶汤色鉴别:
良质茶叶茶汤色丽艳浓、澄清透亮,无混杂,说明茶叶鲜嫩,加工充分,水中浸出物多,质量好。例如:红茶汤应红浓明亮,绿茶汤应碧绿清澈,乌龙茶汤应为橙黄色鲜亮,花茶汤应为蜜黄色明亮。
(2)次质茶叶汤色鉴别:
次质茶叶茶汤亮度差,色淡,略有混浊。
(3)劣质茶叶汤色鉴别:
劣质茶叶汤色无光泽,色暗淡,混浊,有如陈茶和霉变茶的茶汤。

3、茶叶茶汤滋味鉴别:
(1)绿茶茶汤滋味鉴别:
良质绿茶滋味,先感稍涩,而后转甘,鲜爽醇厚。
次质绿茶滋味,茶味淡薄、苦涩或略有焦味。
(2)红茶茶汤滋味鉴别:
良质红茶滋味,以醇厚甘甜为优,喉间回味见长。
次质红茶滋味,味淡、苦涩、无回味或回味短。
(3)乌龙茶茶汤滋味鉴别:
良质乌龙茶滋味,具有红、绿茶相结合的甘甜醇厚感觉,回味优美而持久。
次质乌龙茶滋味,茶味平淡,涩口,回味短。
(4)花茶茶汤滋味:
良质花茶滋味,清爽甘甜,鲜花香气明显。
次质花茶滋味,茶味淡薄,回味短。

四、茶叶叶底鉴别方法:
茶叶叶底的鉴别方法主要是鉴别茶叶叶底的色泽和软硬度,茶叶叶底的色泽和软硬度可以反映出茶叶鲜叶原料的老嫩程度,叶底的色泽还与汤色有密切的关系,叶底色泽鲜亮与浑暗,往往和汤色的明亮与浑浊是一致的。茶叶叶底柔软说明所用茶叶原料鲜叶比较细嫩,粗老的鲜叶制成的茶,叶底通常会比较粗硬。
鉴别茶叶叶底的软硬、薄厚和老嫩程度时,除用日光观察外,还可借助于手指按压、牙齿咬嚼等方式。
1、绿茶叶底鉴别:
良质绿茶叶底,以翠绿而明亮的细嫩鲜叶为佳,在叶底背面有白色毫毛。
次质绿茶叶底,叶底粗老,灰黄,破碎者为次品绿茶。若绿茶条青不及时或不彻底,还会出现红叶或红梗。

2、红茶叶底鉴别:
良质红茶叶底,叶底红艳明亮者为上品红茶。
次质红茶叶底,叶底粗老,色泽花青者为次品红茶。
3、乌龙茶叶底鉴别:
良质乌龙茶叶底,应是绿叶镶红边,即乌龙茶叶底的叶脉和叶缘部分为红色,其余部分为绿色。因此以叶边带红而明亮者为乌龙茶上品。
次质乌龙茶叶底,叶底色暗发乌者为次品乌龙茶。
4、花茶叶底鉴别:
良质花茶叶底,以绿色均匀稍带黄且明亮者为上品花茶。
次质花茶叶底,以色泽褐暗,杂而不匀者为次品花茶。
